温家宝家人财富风波:调查与反调查令人眼花缭乱
2012年中国的政治生活可谓波澜迭起,而纽约时报关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家人聚敛财富的调查报道,更在距离中共18大召开只有两周之际,使得中国当局全力保证政权换届接班顺利的努力再次陷入被动。尽管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已经以一句“抹黑中国,别有用心”来驳斥相关报道,中国网络也增添新的敏感词,在中国网络上将民间舆论强制于无声,但由此引发的风波却在海外舆论平台上继续发酵。
处在风波中心的话题首先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就在纽约时报发表调查报道之前,多家海外华文媒体和多家英美主流媒体都收到了于温家宝不利的揭发材料。但鉴于今年中国政权高层权力斗争激烈的形势,大部分媒体都采取了谨慎而行的做法。但纽约时报的报道源自该报的调查,该报在国际独立媒体间的公信力使得此前被认为是缺乏依据的传闻有了更多的说服力,在舆论中引发更多的关注。
就在纽约时报调查报道发表后的第二天,以披露中国政坛内幕见长的海外中文媒体明镜出版就以独家专访对纽约时报的报道提出质疑。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称,在查阅了1992年至2012年有关公司和监管机构的记录以及有关公司资产资料之后,发现温家宝的家人,包括他的母亲、儿子、女儿、弟弟,在温家宝任总理期间变得相当富有,至少累积了27亿美元财富;而该项调查所核查的27亿美元资产中,大约80%是由温家宝的母亲、弟弟、弟媳、温家宝妻子的两名兄弟、温家宝的儿媳及亲家等人持有。
但明镜网独家专访了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中提到的一个关键人物:段伟红。段伟红泰鸿公司的创始人,而纽约时报认为泰鸿公司是温家宝家人持股的投资平台之一。
根据明镜新闻周五晚发布的新闻稿,段伟红向明镜网表示,纽约时报的报道断章取义,温家宝的家人其实只是相关股权的代持人,而且,自2008年以后,所有股份都最后回到了她个人名下,温家宝的家人实际上没有从中获得过任何利益。段伟红解释说,她创立的泰鸿公司,注册地是温家宝的故乡,而她个人当初不想在媒体上出名,因此,请公司的人委托一些其他人代持她自己的股份,以便隐藏自己的持股规模。段伟红向明镜新闻重复了纽约时报报道中的说法,那就是她个人只是在纽约时报的调查过程中,才知道公司找到的代持人与温家宝有亲属关系。而她本人也在2008年以后,认为敏感期已过,将所有股份收回自己持有。
在纽约时报的调查中,段伟红承认她与温家宝的夫人张培莉是朋友,但她向明镜新闻表示,她不认为张培莉像纽约时报报道所说的那样,是“在丈夫步入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后,她那些利润丰厚的钻石生意才变得异常成功”。她还向明镜新闻表示,据她所知,温家宝的夫人根本不做珠宝生意,根本不是个生意人,她就是做鉴定,是鉴定专家,属于专业技术的。而温家宝对夫人的事业也不知道。对于是否有人会在珠宝生意上特别找张蓓莉帮忙,段伟红对明镜网的回答是:“不可能”。
在明镜新闻之外,海外中文媒体《博讯网》周六也发表未署名文章,称博讯驻北京记者为此进行查证后,发现纽约时报报道中关于温家宝家人拥有财富的27亿美元中,有22亿美元(81%)存重大疑点。这22亿美元恰恰是来自段伟红的泰鸿公司的资产。博讯网这则报道指出,疑点在于段伟红到底有没有为温家宝家族代持股份。这篇文章认为,“泰鸿公司的22亿美元的价值,和温家宝家属并无关系,至少是无法核实的。”博讯网这则报道还由此及彼,指出“如果这22亿美元存疑的话,另外的5亿美元是否也有疑点呢?”
如果说此前不少媒体针对有关温家宝家人敛财致富的传闻,怀疑是幕后的政治权力争斗的话,纽约时报的调查与迅速尾随而至的反调查目前也仍然让人难以理出头绪。但围绕相关的媒体报道,却也再次暴露出中国当局与独立媒体间的矛盾。
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发表之后,中国网络再起屏蔽城墙。不仅纽约时报网站已无法登陆,纽约时报4个字成为敏感词,而且,就连仍然身为一国之总理的温家宝的名字,如果在新浪微博上输入搜索,也会不无讽刺地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字样。
纽约时报的发言人周五已经对其中英文网页在中国大陆遭到屏蔽做出反应,希望中方尽快恢复网站浏览运作。纽约时报一名着重与读者互动的评论员当天发表长篇文章,透露,事实上,纽约时报记者在发表相关报道之前,花了一年的时间调查。对于纽约时报网站因此发表这篇敏感报道而在中国遭到屏蔽,并由此而使该报的广告生意遭受损失,这篇评论文章写到,这一事件凸现出媒体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新闻工作与商业利益并不总是手牵手。这位评论员为此采访了纽约时报发行人,询问他网站遭屏蔽以及由此对纽约时报全球发行的影响,这名发行人表示,他对纽约时报地相关报道感到自豪。他表示,在发表前,报社听取了中方的关注,但报社还是做出了发表的决定。纽约时报一名国际新闻编辑也向这位评论员表示,他知道调查在一年前就开始,他希望借此徕试探中国对外国媒体的容忍度。他说,对纽约时报来说,这只是该报调查报道的传统做法。是记者的工作。他同时相信,这一事件正在中国继续发酵,而这对纽约时报的声誉没有任何影响。
随着信息传递手段的增多与发展,中国权力机关也正意识到媒体的作用,利用媒体传播消息的做法也逐渐增多,权力斗争也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媒体而延伸。继纽约时报的报道之后,反调查结果也出现在海外中文媒体,难免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中国官方通讯社当晚宣布对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显然并没能真正转移民众对纽约时报调查报告的关注,也很难说民众对相关报道的真实性确实产生了怀疑。事实上,中国政府每当风浪来临就封锁消息的传统做法,也让已经习惯于这种封锁的读者和网民惯性地得出自己的结论。一名网友就在推特微博上针对外交部发言人反驳纽约时报报道的发言写到:看来是真的了。

- 在线申请最实惠的信用卡 – 12个月开户免息 + 5%现金返还 + 送里程点数换回国机票!
- 曼康皮肤病特效治疗-湿疹,牛皮癣,白癜风,青春痘,脱发等
- 许氏人参中特惠文学城网友,购满$89送花旗参茶20包装一盒。
- 发龙药业大回馈!美国专利骨胶原、活心素、灯盏素、排毒养颜宝购买两疗程免费邮寄中国
- 美国专利[骨精华]消关节痛/骨刺,[心血通]改善心绞痛,[伊美宝]缓解月经不调/更年期症
- 信用卡年底优惠:截至12/31,百货,衣物,电器,旅游,加油全部5%回扣!
段伟红:股权最后都回到我身上
当中国全国上下致力确保中共十八大顺利召开之际,《纽约时报》10月25日发表的“中国领导人家庭隐密财富”(Billions in Hidden Riches for Family of Chinese Leader)一文,等于投下了一颗炸弹。
这篇由《纽约时报》上海分社社长张戴维(David Barboza)撰写的长篇调查报告,调查了1992年至2012年有关公司和监管机构的记录以及有关的公司资产资料,发现温家宝的家人,包括他的母亲、儿子、女儿、弟弟,在温家宝任总理期间变得相当富有,至少累积了27亿美元的财富;其家人投资的领域涉及银行、珠宝、旅游景点、电讯公司、基础设施项目等,
文章称,温家宝亲属的商业交易有时被掩盖了起来,这些人拥有的所有权与实际运营的公司之间,可能埋了五层控股公司之多。调查所核查的27亿美元资产中,约80%是由温家宝的母亲、弟弟、弟媳、温家宝妻子的两名兄弟、温家宝的儿媳及亲家等人所持有。
报导点名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平安保险。其实温家宝的家人与平安保险扯上关系,已经不是第一次。2004年曾爆出温家宝的儿子温云松接受平安保险76亿港币的消息,据传中国首富、平安保险的总裁马明哲和温家宝家族关系密切,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后,有76亿港币的股份转到温云松的名下。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2004年,温家宝领导下的国务院解除了平安保险等公司在经营范围上的限制,之后该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募资了18亿美元,公司当下的市值则超了600亿美元;温家宝的亲属和他们的朋友、同事控制的合伙人公司在公开发行之前对平安保险公司进行了投资,并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调查发现,由女企业家段伟红创立的泰鸿公司,是温家宝母亲与其它亲属持有的平安股份的投资平台。该公司注册地是温家宝的故乡天津,过去10年期间,泰鸿有30多名个人股东,许多是温家宝亲属及温家宝夫人张蓓莉的前同事。
段伟红接受明镜网独家专访时表示,《纽约时报》的文章有很多断章取义和移花接木的部分,它只是撷取某一段过程并予以放大,而不是从整个来龙去脉来看整件事。
段伟红解释,泰鸿持有平安股份这件事,由于当初她并不想在媒体上出名,因此确实让公司的人找了一些人的身份证、代持过自己的股份,以便隐藏自己的持股规模。“我的公司曾经使用过一些人的证件,拆分我的股权,但我根本不知道他们找的人,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是温家宝总理的家属或亲戚。”
段伟红对明镜网强调,他们本人也不知晓她公司的日常经营与投资行为,至今为止,这些人也没有获得过任何的收益和利益。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信任。我信任我们家的亲戚。我一直到David(《纽约时报》记者)问我,我才知道。”段伟红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合法。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2007年是对相关持股进行公开披露的最后一年,该报导统计了温家宝亲属曾经持有但在2004年至2006之间售出的股票,以及2007年末剩下的股票的总额,并经过外部审计人员的核实,显示温家宝亲属手中股票的总价值在当时高达22亿美元。2007年后,平安保险的持股状况没有再进行公开披露过。
段伟红对明镜网解释,2008年之后,由于过了敏感期,所有代持者都退出她的公司,当最后能进行退出和分配的时候,这些股份最后还是由她来持有,回到她的名下,因此最终的受益权也在她的身上。“但《纽约时报》的记者没有完全采纳我的说法。”段伟红说。若段伟红的解释属实,则这些当时总价22亿美元的股票一分都没入温家宝亲属的私人户头。
不认识温家宝本人
根据网上信息,段伟红为汉族,清华校友,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凯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1996年至2007年为泰鸿投资集团董事长。2003年至2009年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2004年开始为航港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07年开始担任凯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段伟红与温家宝同为天津人,1996年成立泰鸿集团,该公司的网页写道:“泰鸿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控股集团,总部设在北京。集团致力于长期投资,专注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行业和市场。其核心投资领域为创新型房地产项目和高端消费品,重点关注中国市场。”“泰鸿集团在所有投资项目中均占据主导地位。” “集团投资的项目经过严格甄选,或出自名门,或独树一帜。”
泰鸿集团随后设立了凯风公益基金会,投身公益事业。段伟红对明镜网介绍,她从1996年开始创业,是一名靠自我奋斗经商的商人,随着中国这些年的经济改革开放,她合法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从来没有为谁代持过股份。
据报导,段伟红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通过自己的泰鸿地产在天津管理着一幢办公楼与几处房产,她当时当时还不到30岁。2002年,段伟红与几位温家宝的亲戚进行了商业合作,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转换为同名的投资公司。
近年段伟红靠着在北京物流中心的生意,以及投资中国最大建筑材料企业之一——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而致富。2011年,泰鸿将物流公司的53%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企业,获得近4亿美元的资金;报导称,段伟红与另外几个商人一直以来都在帮助温家宝家族。
段伟红否认自己一直在帮助温家宝家族。“我本人是一个独立的、与温家宝家族没有任何关系的企业经营者。我所做的所有事都是我自己的事。”
段伟红表示,自己根本不认识温家宝本人。“完全是无稽之谈。虽然我和他都是天津人,但和他们家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在创业、经商上也都没有任何关系。”
段伟红对明镜网指出,自己1990年代在天津所经营的,是几处房产的开发,并非如报导所说是管理房产的生意。至于从新加坡公司获得的近4亿美元也不完全正确。“我们实际上没拿到这么多的钱,就是一种股份的交换,不是真的拿到现金,而且这里面还包括很多我们当时投进去的本金,不是获利。”
对于近年事业获得很大的发展,从中获利许多,是因为与温家宝家族展开合作的关系的说法,段伟红表示,她与在平安股权上的人并没有真正的金钱往来,而且她的事业有发展,不应当成个案看待。
“应该这样讲,最难的时候是创业,我创业了六年,最后投资了平安,也是中国过去10年高速发展,不只是我,大家都有目共睹,中国有很多企业经营者在过去10年都跟着高速发展,这是共性,不是个性,不是某一个人的特别。”段伟红对明镜网说。
段伟红坦承她是温家宝夫人张蓓莉的朋友。“那是2000年后,透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但段伟红不认为张蓓莉有所谓“在丈夫步入中国的最高领导层后,她那些利润丰厚的钻石生意才变得异常成功”的情况。
“第一,据我所知,温夫人根本不做珠宝生意,她根本不是个生意人,她就是做鉴定,鉴定专家,属于专业技术的。第二,她先生对她的事业也不知道。”对于是否有人会在珠宝生意上特别找张蓓莉帮忙,段伟红对明镜网的回答是:“不可能”。
《太子党, 团派, 民选 – 孰是孰非!》(7)
— 贪腐
新老太子党
中国老百姓太不幸了,肥猪刚养好,要迎来一群瘦猪。(一桶水 2012-10-26 )
2.
中国好官: 舍我其谁????
天下为公。不为(自)己后(代)。(本人)
阳光上进。拼己不拼爹。(子女)
不经商摄政。结党营私。(家属)
公平竞争。不多吃多占。(亲友)